未来社区·全球南方国际论坛在香港大学圆满举办

2025年7月9日至11日,“未来社区·全球南方国际论坛”在香港大学成功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尼泊尔、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巴基斯坦、英国、美国等国的五十多位来自学术、民间组织、企业界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围绕“如何定义与共建面向未来的全球南方可持续社区”展开了为期三天的深入对话与协作探索。

7/14/20252 分钟阅读

2025年7月9日至11日,由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文化、公平与社区发展战略研究主题下设环球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室主办,北京亿未来社工发展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杭州)、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联合协办的“未来社区·全球南方国际论坛(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the Global South: Resilience | Innovation | Transformation)”在香港大学成功举行,论坛由全球文明研究中心赞助举办。

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尼泊尔、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巴基斯坦、英国、美国等国的52位来自学术、民间组织、企业界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围绕“如何定义与共建面向未来的全球南方可持续社区”展开了为期三天的深入对话与协作探索。

多元协作 共建愿景

7月8日论坛前夕,与会代表齐聚香港大学。在导览下参观大学校园后共进晚餐,并在欢迎接待仪式上互换来自各国家地区富有文明底蕴的小礼物,构筑起友谊的桥梁。

论坛于7月9日上午正式开幕。香港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暨主办方香港大学环球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室主任宗树人教授Prof David A. Palmer、亿未来社工发展中心理事长姚越女士以及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梁永佳教授分别致辞,强调面对全球南方国家日益复杂的发展挑战,需要在尊重多样文明的基础上寻求本地化与全球化兼容的社区发展新模式。

开幕式后,与会嘉宾参与了两个小时的破冰活动,分别进行自我介绍,并就未来社区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0年后的理想社区以及个人及组织可作出的贡献积极讨论,为接下来的对话营造了开放、互信的氛围。

在为期三天的议程中,论坛采取“主题发言+圆桌讨论+分组对话”的形式,探讨了全球南方在基础设施、社区营造、可持续发展等多重议题中的现实挑战与创新经验。

聚焦议题一:社会组织与民心相通

在首日下午的学术报告环节,海南亚洲公益研究院院长黄浩明教授就“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合作的现状、挑战与策略”发表了主题演讲,强调社会组织“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中日益重要的角色。他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组织在与南方国家的合作中逐步形成了从项目合作到系统支持的转型趋势,并提出六项未来发展的策略建议。

尼泊尔亚洲高级研究院院长Bikram Timilsina则以“中国在尼泊尔的发展合作”为案例,探讨了中印发展模式在当地的实践差异,并强调“文化适应”与“社区参与”在实现可持续合作中的关键性。

随后举行的“跨文化社区参与”圆桌讨论,围绕社区差异、跨文化沟通、宗教与信仰认同展开了深入交流。分组讨论中,一组聚焦于“社会企业与社区发展”,另一组则探讨“信仰与发展”的互动张力,为文化、经济与价值协同提供了多元视角。

聚焦议题二:可持续发展治理的新范式

第二天议程聚焦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可持续发展协作机制。香港大学副教授郝思诚Austin Strange通过大数据研究,展现了中国自1949年以来在全球南方国家主导基础设施项目的演变脉络,分析其对地方社会的多重影响。复旦大学教授Marie K. Harder与复旦博士后研究员黄妍妍则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提出“以共享价值为基础的地方参与路径”,并展示如何通过社区原型指标提升政策回应的在地适配性。

“国际发展模式”“社区本位的治理实践”及“香港在促进中国与全球南方合作中的战略角色”成为当日三场圆桌讨论的关键词,提出“香港不仅是地理桥梁,更应是方法论与制度创新的试验平台”。

公开会议与未来展望

7月11日的公开会议进一步将对话推向高潮。主办方代表宗树人教授与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文鸣教授、香港立法会议员梁美芬教授在欢迎致辞中共同肯定了该论坛作为全球南方合作机制探索的重要意义。

联合国发展集团南南合作协调委员会首任主席、亿未来社工发展中心首席国际顾问周一平先生发表题为“重新定义与共建全球南方可持续未来社区”的主题演讲。他提出以“传承、创新、共生”为原则,构建包容性、多元性和技术共享的新社区范式,首次提出“SUSTAINABLE”模式构想,倡导以开源人工智能平台推动全球协作生态系统的建设,并就共建“全球南方可持续未来社区(GSSFC)提出“五位一体”倡议。

论坛主办方代表香港大学宗树人教授在闭幕发言中表示中国及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关系处理上的挑战,比喻性地指出这些国家正经历集体成熟过程,需通过相互理解和学习来更好地应对国际事务。此外,宗教授提出了构建一个更加平等、尊重和互学的全球大家庭愿景,强调了超越传统家庭模式,实现所有成员共同成长的新型全球家庭概念。

在最后的分享与回应环节,来自多个国家与领域的代表围绕前两日的交流进行总结发言,表达了对“南方全球性社区”构想的共同期待,也强调了持续合作机制、后续议题设定与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闭幕日当天下午,部分与会者在主办方安排下共同参访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并在博物馆合影留念。

倡议与成果:协作行动的起点

论坛的多场次讨论不但搭建起南南对话平台,也孕育出初步合作倡议。会后,多方代表达成建立持续沟通机制的共识,未来计划通过线上平台、研究网络与共建项目展开具体协作。此外,论坛也促成了来自高校、智库、企业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多项意向性合作,涵盖绿色金融、社区营造、文化保护与跨国NGO治理等多个维度。

全球南方对话的新起点

“未来社区·全球南方国际论坛”不仅是一场会议,更是一次文明对话、发展重构与制度创新的集体演练。对话强调了经验交流、知识共享和社区发展项目在促进不同文化间理解和合作中的价值。通过学术界、社会组织与实践者的密切互动,论坛提出了全球南方自主叙事与集体行动的可能图景,进一步深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基础。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与复杂的全球局势,此次论坛以“传承·创新·共生”为核心理念,汇聚思想、连通资源、凝聚共识,成为全球南方共创未来社区的一次重要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