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文明?展望人类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加德满都成功举办
2024年10月4日至6日,宗树人教授在尼泊尔加德满都联合主办了以“何为文明?展望人类未来”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汇聚全球顶尖学者共同探讨人类文明的本质、演进历程与未来方向。
10/8/20241 分钟阅读


2024年10月4日至6日,宗树人教授在尼泊尔加德满都联合主办了以“何为文明?展望人类未来”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汇聚全球顶尖学者共同探讨人类文明的本质、演进历程与未来方向。
本次会议由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HKIHSS)的亚洲宗教联结研究组(ASIAR)牵头,联合加德满都亚洲高等研究院(AIFAR)、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美国现代转型研究中心(COMIT)共同举办,并获全球文明研究院(IGC)赞助支持。
来自中国、印度、美国、阿联酋、巴基斯坦、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及尼泊尔的30余位知名学者齐聚一堂,从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宗教学等多学科视角,通过主旨演讲、圆桌讨论与分组会议等形式,深入探讨了世界文明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核心议题与讨论
为期三天的会议围绕以下主题展开:
1. 文明的定义与多样性
2. 文明交流的历史意义与当代启示
3. 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冲突与融合
4. 通向未来的文明发展路径
学者们还从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与康有为等思想家的哲学洞见出发,反思文明未来面临的挑战与可能性。
文明未来的共同愿景
会议达成核心共识:尽管各文明在文化表达、价值观与社会制度上存在差异,但对和平、发展、正义与公平的追求具有普世性。
与会者强调,全球化时代亟需:珍视文明多样性,将其视为进步的基石;加强对话与互鉴,促进和谐共生;构建开放、包容、平等的国际文明交流框架。
宗树人教授谈文明共通性
作为会议发起人之一,香港大学宗树人教授(Dr. David A. Palmer)呼吁聚焦文明间的共性:“在当今充满不确定性与冲突的世界中,我们必须优先关注团结人类的共同价值观,而非沉溺于分歧。‘文明’这一概念,对于构想全球社会的理想愿景、确立指引集体进步的准则至关重要。”
会议成果与展望
本次会议为全球学者提供了分享研究成果、深化文明理解的平台,推动了跨文明对话的进程。香港大学ASIAR研究组重申将继续致力于促进全球文明对话,并感谢所有协办机构、赞助方及与会学者的支持,共同成就此次学术盛会。


宗 树 人
网站地图
人类学家 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暨社会学系教授
关于
Copyright © 2025 David A. Palmer.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邮箱
学术著作
各类资源
团队与学生
最新动态
研究项目
版权所有:宗树人 David A. Palmer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