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出去”到“融进去”:宗树人教授在深圳讲授企业国际化新理念
2025年10月16日,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环球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室主任、著名人类学家宗树人(David A. Palmer)教授,应邀在深圳为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度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国际化发展班作专题讲座。宗教授以《从“走出去”到“融进去”: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企业国际化》为题,结合多年跨文化研究与企业案例,深刻剖析了当下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赢得了学员们的积极反响。
10/28/20251 分钟阅读


2025年10月16日,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环球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室主任、著名人类学家宗树人(David A. Palmer)教授,应邀在深圳为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度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国际化发展班作专题讲座。宗教授以《从“走出去”到“融进去”: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企业国际化》为题,结合多年跨文化研究与企业案例,深刻剖析了当下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赢得了学员们的积极反响。


宗树人教授从自身的研究经历谈起,指出自己长期关注中国社会与跨国文化的互动,在老挝、尼泊尔、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的田野调查,使他深刻体会到“走出去”只是企业国际化的起点,而“融进去”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他认为,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时,面临的最大障碍并非技术或市场,而是文化与信任的缺失——那是一道“看不见的软墙”。数据显示,约六成企业“出海”受挫,并非因为产品问题,而是由于文化冲突与劳工关系的处理不当。这种无形的壁垒,不仅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更削弱了中国企业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与话语权。


在分析问题的同时,宗教授以多家中国企业的实践经验阐释了“融进去”的现实路径。他提到,华为通过任用本地高管、设立数字人才学院、共建区域生态体系,在本地社会赢得了信任与尊重;传音控股则以极致的本地化策略,在非洲市场取得了成功——为深肤色用户定制的拍摄算法、多卡待机设计与音乐平台建设,不仅满足了本地需求,更让非洲消费者感受到被理解与尊重。宗教授强调,企业国际化的成功并不取决于资本规模或产品先进程度,而在于能否在文化层面建立共情与信任。他概括道:“国际化的成功,七分靠信任,三分靠产品力。”
在讲座中,宗树人教授特别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视野。他指出,这一理念并非抽象的政治口号,而是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实现共赢的现实指南。“全人类共同价值并不是中国价值观的输出,而是寻找文明的最大公约数。”他以不同地区的文化语境进行解释:在非洲,公平意味着为当地民众提供平等的就业与发展机会;在拉美,发展意味着通过技能培训与经济赋能帮助社区脱贫;在东南亚,和平则意味着企业投资应促进区域稳定与社会和谐。企业唯有将自身利益与当地社会的共同福祉结合起来,才能从“外来者”转变为“社区共建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国际化。


宗教授还提醒中国企业,国际竞争不仅体现在产品市场,更体现在舆论与叙事的主导权上。他指出,在信息传播极为迅速的今天,如果企业不主动表达,就会被他人替代叙述。中国企业在海外应当学会“讲好本地故事”——让当地人讲述自己与中国企业的真实经历,让合作成果通过本地的视角被世界看见。他分享了多个成功的案例:肯尼亚的公路建设工人通过媒体讲述生活改善的故事;匈牙利的农民在广播节目中谈到太阳能项目如何帮助他们度过干旱季。这些真诚的声音,比任何广告更能赢得信任与好感。宗教授进一步指出,短视频和社交平台正在重塑全球舆论场,一段展示本地员工工作与生活的真实影像,往往比冗长的报告更具说服力。主动发声、快速回应、建立多语种沟通机制,是企业在海外化解误解与危机的关键能力。


在谈到文化哲学层面的思考时,宗树人教授引用《道德经》和《庄子》的思想,提出企业国际化的“合和之道”。他认为,道家“道法自然”的理念为企业跨文化经营提供了深刻的启示。真正的国际化,不是以力量压人,也不是以利益诱人,而是以道义感与尊重之心化人,以和合共生之道行世。企业要学会“共商、共建、共享”——共商是平等对话,共建是携手合作,共享是成果互惠。这种基于理解与尊重的“合和之道”,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企业层面的具体体现。


在讲座的最后,宗树人教授寄语各位企业家,未来的国际化之路不只是“走出去”,更要“融进去”;企业的长远竞争力,不仅在于技术创新和资本实力,更在于能否以开放、平等和共生的姿态,成为全球社会信任的伙伴与共同体的一员。
讲座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宗教授的分享使他们重新认识了企业国际化的深层意义——这不仅是一场经济行动,更是一种文明交流的过程。通过“融进去”的视角,中国企业将在世界舞台上讲述更加自信、从容而可信的中国故事。
宗 树 人
网站地图
人类学家 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暨社会学系教授
关于
Copyright © 2025 David A. Palmer.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邮箱
学术著作
各类资源
团队与学生
最新动态
研究项目
版权所有:宗树人 David A. Palmer
首页